时间: 2025-06-25 13:3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3:31:30
搬唇递舌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搬动嘴唇,传递舌头,形容人说话多,爱传闲话,搬弄是非。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那些喜欢在背后议论他人,传播不实信息或挑拨离间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搬唇递舌 常用来描绘那些心机深沉、喜欢制造纷争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形容那些喜欢八卦、说三道四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分析人际关系中的谣言传播和非正式沟通。
同义词:搬弄是非、说三道四、挑拨离间 反义词:守口如瓶、沉默寡言、谨言慎行
搬唇递舌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言语行为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增加。
在传统文化中,言语被视为重要的社交工具,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影响人际关系的强大力量。因此,搬唇递舌 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它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搬唇递舌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诚实、不值得信任的人。这个词汇提醒我在与人交往时要保持谨慎,避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喜欢搬唇递舌的人,他们的行为确实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不少困扰。通过这些经历,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和避免这类人,保护自己不受其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搬唇递舌者,心机深似海,
言语如利刃,伤人于无形。
搬唇递舌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背后窃窃私语的人,他们的表情可能是狡猾的,声音可能是低沉的。在视觉上,我可能会想象到一群人在昏暗的角落里交头接耳的场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gossip" 或 "spread rumors",这些词汇也带有贬义,但在表达上可能没有 搬唇递舌 那么形象和生动。
搬唇递舌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词汇,也是一个提醒人们注意言行的重要符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能力和社交技巧都非常重要。
不似你这个两闲白面,~的歹弟子孩儿。
1.
【搬】
(形声。从手,般声。本义:挪动)。
同本义。
【引证】
《五灯会元·文益禅师》-师见僧搬土次,乃以一块土放僧担上。
【组词】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把货物搬走;他早就搬走了;搬场
2.
【唇】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形体》-脣,缘也,口之缘也。 、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组词】
唇吻、 唇红齿白、 唇不离腮、 唇齿之邦
3.
【递】
(形声。从辵(chuò),虒(sī)声。本义:轮流;交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递,更易也。 、 《战国策·齐策六》-国之递甚也。 、 《楚辞·招魂》-二八侍宿射递代些。 、 《吕氏春秋·先巳》-诈术递用。 、 傅毅《舞赋》-合场递进。 、 《荀子·天论》-日月递炤(照)。
【组词】
递嬗、 递代、 递衣、 递兴、 递迁
4.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