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1:58
词汇“昏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昏夺”字面意思是指在昏暗或混乱的情况下夺取或失去某物。它可能指的是在不明朗或不清晰的情况下进行的行动,或者是在混乱中失去控制的情况。
由于“昏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描述某种情境或状态。
“昏夺”由“昏”和“夺”两个字组成。“昏”通常指昏暗、不明朗,“夺”则有夺取、抢夺的意思。这个词汇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使用。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记载中,“昏夺”可能用来描述战争、灾难或其他混乱情况下的状态。它反映了人们在极端情况下的无助和混乱。
“昏夺”这个词给人一种不安和混乱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迷失和无助的情境。
由于“昏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昏夺”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迷雾中寻找出路,或者在一个复杂的故事情节中,角色在混乱中寻找真相。
视觉上,“昏夺”可能让人联想到迷雾、黑暗的森林或混乱的战场。听觉上,可能伴随着风声、战斗的喧嚣或迷失者的呼喊。
由于“昏夺”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进行比较。
“昏夺”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混乱和无助情境的方式。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