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3:06
词汇“昏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具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主要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状态或行为举止。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昏妄”进行深入分析。
“昏妄”字面意思是指昏乱、糊涂、不理智的状态。其中,“昏”指昏暗、不清醒,“妄”指妄想、妄为,结合起来形容人的思维混乱、行为荒谬。
“昏妄”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昏”字古已有之,意为昏暗、不清醒;“妄”字则有妄想、妄为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昏妄”这一词汇,用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昏妄”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行为失常、思维混乱的人,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些荒诞不经的行为或决策。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仍可见其身影。
“昏妄”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它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序和不可理喻的状态。在使用这一词汇时,往往带有批评或讽刺的意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昏妄”这一词汇的场合,但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偶尔会遇到这一词汇,用以形容某些角色的精神状态。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尝试使用“昏妄”一词,如:
夜幕低垂,星辰昏妄,
梦呓中,谁人知晓真相。
“昏妄”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昏暗的灯光、模糊的影像,或是嘈杂无序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都与混乱、不清醒的状态相吻合。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与“昏妄”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类似的状态,如英语中的“delirious”或“confused”。
通过对“昏妄”这一词汇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和含义。虽然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丰富的内涵和历史背景使其在特定的文学和专业领域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