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02
棋艺:指下棋的技艺和水平,包括对棋类游戏规则的理解、策略的运用、战术的实施以及对局势的判断和掌控能力。
棋艺一词由“棋”和“艺”组成。“棋”指的是棋类游戏,如围棋、象棋等;“艺”则指技艺、才能。在古代,棋艺被视为一种高雅的技艺,常与文人雅士相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棋艺逐渐成为衡量棋手水平的标准。
在**文化中,棋艺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围棋、象棋等棋类游戏不仅是娱乐活动,也是智慧和策略的象征。在古代,棋艺高超的人往往受到尊重和推崇。在现代社会,棋艺比赛也成为国际性的竞技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棋艺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敬佩和赞叹。它象征着智慧、耐心和策略,让人联想到深思熟虑和步步为营的决策过程。棋艺的高低也常常与个人的智商和思维能力相联系。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棋艺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思维敏捷、决策果断的人。例如,我的一位老师在教学中总能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他的思维方式就像下棋一样,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
诗歌: 棋盘之上,黑白交错, 棋艺高超,步步为营。 智慧之光,闪烁其间, 人生如棋,深思熟虑。
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老者,他的棋艺无人能及。每当夜幕降临,他都会在广场上摆开棋盘,与人对弈。他的每一步棋都充满了智慧和策略,仿佛能预见未来的每一种可能。
视觉:棋盘上的黑白棋子,错落有致,形成一幅幅精妙的图案,让人联想到棋艺的高超和策略的精妙。 听觉: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仿佛是智慧的交响乐,每一次落子都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决策。
在不同文化中,棋艺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国际象棋被视为智慧和策略的象征,而在东方文化中,围棋和象棋则更受推崇。不同文化中的棋类游戏规则和策略也有所差异,但都体现了人类对智慧和策略的追求。
通过对棋艺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象征意义。棋艺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棋艺这一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那些思维敏捷、决策果断的人和事。
1.
【棋】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棊,博棊也。 、 《方言》-五簙或谓之棊。 、 《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故行棊者。 、 《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 、 《博物志》-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 、 《史记·货殖列传》-山出棋置。
【组词】
棋枰、 棋子、 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2.
【艺】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lù),土块;从丮(jí),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艺,种也。 、 《诗·齐风·南山》-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 、 《诗·唐风·鸨羽》-不能艺稷黍。 、 《左传·昭公十六年》-艺山林也。 、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以艺粟菽。 、 清·张廷玉《明史》-艺蔬自给。
【组词】
艺植、 艺人、 艺圃
技能;才能。
【引证】
《论语·雍也》-求也艺。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艺天下无双。 、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组词】
球艺;艺业、 艺高人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