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3:07
词汇“叹羡”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叹”和“羡”。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叹羡”字面意思是指因为对某人或某事的优秀或美好感到羡慕而发出的叹息。基本含义是表达一种既羡慕又感慨的复杂情感。
“叹”字古已有之,表示叹息;“羡”字则表示羡慕。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达复杂情感的词汇“叹羡”。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叹羡”的用法。
在**文化中,“叹羡”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相联系,即不过分羡慕他人,保持内心的平和。在社会交往中,适度的“叹羡”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自我激励,但过度的“叹羡”可能导致嫉妒和不满。
“叹羡”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复杂的,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这种情感可能会激发人们追求更好的动力,也可能会导致自卑和消极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他人的成功或美好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发出“叹羡”的情感。例如,看到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旅行照片,我们可能会感到羡慕并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叹羡”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山川秀丽,云霞绚烂,
我心叹羡,愿与共赏。
看到“叹羡”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是听到一首悠扬的乐曲,引发内心的赞叹和向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vy with admiration”或“admire with a sig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内涵相似。
“叹羡”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羡慕,还包含了赞叹和感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叹羡”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2.
【羡】
(会意。本义: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羡,贪欲也。 、 《广韵》-羡,贪慕也。 、 《字林》-慕欲曰羡。 、 《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 、 《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组词】
歆羡、 艳羡、 称羡、 欣羡、 叹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