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2:05
延搁(yán gē)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推迟、拖延或耽搁某事。它通常用来描述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计划或行动未能按时进行的情况。
延搁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延”(延长)和“搁”(放置)组成,合起来表示将某事放置在更晚的时间进行。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也常见,但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在**文化中,时间观念通常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延搁可能会被视为不负责任或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在社会交往中,避免延搁是维护良好关系的一种方式。
延搁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意味着计划被打乱或期望未能实现。它可能引发焦虑、失望或不满的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延搁可能发生在各种情况下,比如工作任务的延迟完成,或个人计划的推迟执行。这些经历可能让人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延搁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岁月如梭,延搁了春花的盛开, 时光匆匆,留下了秋叶的哀愁。
延搁可能让人联想到停滞不前的钟表,或是缓慢流淌的河流,这些图像都传达了一种时间被浪费或停滞不前的感觉。
在英语中,与“延搁”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elay”或“postpone”,它们在语义上相似,但在使用时可能会有细微的语境差异。
延搁是一个描述时间管理和计划执行中常见问题的词汇。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处理与时间相关的事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并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