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1:47
词汇“延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延望”字面意思可能是“延伸视线”或“远望”,指的是目光或视线向远处延伸,期望看到更远的地方或事物。
由于“延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凝视远方,表达对未来的期待或对远方的向往。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诗意的语境中。
由于“延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延”(延伸)和“望”(望向)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视线向远处延伸的动作。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延望”可能被用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或对远方的向往,这种用法可能与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对未来的期待有关。
“延望”可能带给人一种期待和憧憬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站在高处,目光穿越时空,望向未知的远方。
由于“延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延望”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我站在时间的岸边,
延望着未来的海洋,
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
愿风带我穿越这无垠的波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目光向远方延伸,背景是广阔的天空或海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而悠扬的旋律,来表达这种对远方的向往和期待。
由于“延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英语中,可能用“gaze into the distance”或“look far away”来表达类似的意境。
“延望”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表达一种对远方的向往和期待,这种意境在文学和诗歌中可能会有所体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意境。
1.
【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蜒”。-延,长行也。 、 《楚辞·大招》-蝮蛇蜒只。 、 《韩非子》-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 《书·召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晋·陆机《长歌行》-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 《吕氏春秋·顺说》-莫不延颈举踵。
【组词】
延瞩、 延望、 延算三纪、 延年、 延息、 延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引证】
《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 、 《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 、 《礼记·射义》-出延射。
【组词】
延接、 延入、 延登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