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3:56
词汇“[公玷]”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组合,“公”通常指公共的、官方的或普遍的,而“玷”则意味着污点或瑕疵。因此,从字面意思来看,“公玷”可能指的是公共或官方领域的污点或瑕疵。
由于“公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公”和“玷”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公共领域的负面事件。
在强调公共道德和政府透明度的社会中,“公玷”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公共机构的不当行为,可能会使用“公玷”来表达对此类事件的不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公玷”来象征社会的阴暗面:
在这光明的城市里,
公玷如影随形,
在每个角落潜伏,
等待时机显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可以通过描述公共领域的负面事件来表达。
“公玷”作为一个描述公共领域负面事件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讨论公共道德和政府行为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玷】
(形声。本义:白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玷,玉瑕。 、 《诗·大雅·抑》。传:“玷,缺也。”-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 《诗·大雅·召旻》-不知其玷。 、 《汉书·韦元成传》。注:“玉缺曰玷。”-元成复作自荐复玷缺之艰难。
【组词】
玷缺、 玷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