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5:03
加农榴弹炮是一种重型火炮,结合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特点。加农炮通常用于发射高速、平直弹道的炮弹,而榴弹炮则用于发射高弧度弹道的炮弹,以达到较远的射程和较大的爆炸覆盖面积。加农榴弹炮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发射角度,既可以进行直接射击,也可以进行间接射击。
在军事专业领域,加农榴弹炮是一个精确的技术术语,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类型的火炮。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绘战争场景的紧张和激烈,或者作为一种象征,代表军事力量和现代战争的残酷。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军事爱好者或专业人士的对话中。
同义词:重炮、火炮、大炮 反义词:轻武器、手枪、步枪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重炮”强调的是重量和威力,而“火炮”则是一个更通用的术语。反义词则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武器类型,轻武器通常指的是便携式、个人使用的武器。
加农榴弹炮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加农炮”和“榴弹炮”这两个词汇。加农炮(Cannon)源自拉丁语“canna”,意为“管子”,而榴弹炮(Howitzer)则可能源自捷克语“houfnice”,意为“投石机”。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这两种火炮的特点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加农榴弹炮。
在军事文化中,加农榴弹炮象征着国家的防御能力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在和平时期,这类武器的存在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在战争时期,加农榴弹炮则是决定战场胜负的重要因素。
加农榴弹炮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战争、破坏和死亡的联想,同时也可能激发对军事技术、工程和战术的好奇和敬畏。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参观过军事博物馆或观看过军事演习,可能会对加农榴弹炮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将加农榴弹炮的轰鸣声比作大自然的雷霆,以此来表达战争的震撼和力量。
通过观看战争电影或纪录片,可以获得加农榴弹炮发射时的视觉冲击和听觉震撼。
在不同语言中,加农榴弹炮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描述方式,但其基本功能和特点是相似的。
加农榴弹炮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军事领域和相关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不仅能够增加对军事技术的认识,也能够加深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理解。
1.
【加】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 、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 、 《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 《左传·庄公十年》-弗敢加也。
【组词】
加叶添枝、 加诸、 加诬
2.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3. 【榴】 (形声。从木,留声。本义:木名。即“石榴”)。 同本义 。一种落叶灌木,开红花,果实球状,内有很多种子,种子上的肉可吃,根和皮可做驱虫药。种子为汉·张骞出使西域时自安石国带回,故名“安石榴”,后略称“石榴”,也简称“榴”。
4.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
5.
【炮】
“炮”假借为“砲”,大炮。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军果舁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