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5:16
“卖懒”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故意表现出懒惰的状态,或者通过某种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懒惰。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卖懒”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强调其懒散、不负责任的一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的工作态度或生活*惯。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可能会探讨“卖懒”行为对团队效率和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差异,例如“偷懒”可能更侧重于偷偷摸摸的行为,而“懒惰”则是一个更普遍的描述。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积极主动的态度。
“卖懒”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卖”和“懒”两个字组成,其中“卖”在这里的意思是表现或展示,而“懒”则是懒惰的意思。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尤其是在描述工作态度时。
在**文化中,勤劳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卖懒”这种行为往往受到批评。在社会背景中,尤其是在职场环境中,卖懒可能会导致个人信誉的下降,甚至影响到职业发展。
“卖懒”这个词汇通常会让人联想到消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在情感上可能会引起反感或不屑。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同事或朋友有卖懒的行为,可能会私下提醒或建议他们改正,以维护团队的和谐和工作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将“卖懒”作为一种隐喻,用来描述某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或行为模式。例如:
他如影随形地卖懒,
在阳光下拖着沉重的步伐,
不愿迎接新的挑战,
只愿在旧梦里徘徊。
在视觉上,“卖懒”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的样子,或者在工作中漫不经心的状态。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批评或指责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ack off”或“be lazy”,这些词汇在语境和用法上与“卖懒”相似,都用来描述懒惰或不努力的行为。
通过对“卖懒”这个词汇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懒】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懒。-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 、 《宋书·范晔传》-吾少懒学问,晚成人。
【组词】
懒待、 懒怠、 懒得、 懒残和尚煨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