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7:02
词汇“元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于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学和历史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元邈”的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原始而遥远”。其中,“元”通常指原始、最初,而“邈”则意味着遥远、深远。结合起来,“元邈”可能形容某种状态或事物的起源非常古老且距离现在非常遥远。
在文学作品中,“元邈”可能用来形容历史的深远、宇宙的浩瀚或是思想的深邃。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哲学或宇宙学中,可能会有特定的应用。
“元邈”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和学术领域仍保留其独特的意义和韵味。
在**传统文化中,“元邈”可能与对历史和宇宙的敬畏感有关,体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
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庄严和神秘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传说和深邃的宇宙。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或参与学术讨论时,可能会遇到并感受到其独特的韵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元邈的星河中,寻找失落的文明之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星系的画面,或是播放一段悠扬的古琴音乐,来增强“元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意境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词汇来表达。
“元邈”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度,对于理解*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多样性和表达的深度。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邈】
(形声。从辵(chuò),貌声。本义:距离遥远)。
同本义,通“藐”。
【引证】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振景拔迹,顾邈同列。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互相轩邈。
【组词】
邈若山河、 邈绵、 邈廓、 邈远、 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