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3:11
词汇“元都”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元都”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首要的城市”或“首都”。其中,“元”通常指首要、第一,而“都”则指城市或首都。
由于“元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某个虚构的或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地理讨论中。
“元都”这个词可能源自对古代都城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某些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元都”可能被用来指代某个特定时期的首都,如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元都”可能唤起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由于“元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它。
在创作中,可以将“元都”作为一个虚构城市的名字,赋予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结合历史纪录片或古代城市的风貌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元都”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元都”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metropolis”或“capital city”。
“元都”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都】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同本义 ,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
【引证】
《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 、 《周礼》-距闰王百里为都。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
【组词】
都鄙、 都家、 都亭、 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