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9:36
“元配”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婚姻关系中的第一位配偶,即原配夫妻中的妻子或丈夫。这个词汇强调了婚姻关系的初始性和正式性,通常用于区分后来的配偶或伴侣。
在文学作品中,“元配”可能被用来描述一段历史悠久的婚姻关系,或者强调某人对原配的忠诚和情感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讨论家庭关系或社会伦理问题。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它可能涉及到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或社会对婚姻关系的看法。
同义词“原配”和“正室”都强调了婚姻的正式性和初始性,但“正室”更多用于古代或正式场合。反义词“继室”和“续弦”则指继任的配偶,与“元配”形成对比。
“元配”一词的“元”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最初、第一”,而“配”则指“配偶”。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元配的地位通常被视为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家族和社会伦理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这种重视程度有所减弱,但在某些传统或保守的社群中,元配的地位仍然被高度重视。
提到“元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忠诚、传统和稳定等情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可能引发对婚姻忠诚度和伦理道德的讨论。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家族历史中的婚姻关系,或者在讨论个人婚姻选择时作为一个参考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唯元配之情,历久弥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对老年夫妇手牵手走在夕阳下的画面,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或温馨的旋律,如《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来增强这种传统和情感的联想。
在英语中,“first wife”或“original spouse”可以对应“元配”,但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可能没有那么强烈的传统和伦理色彩。
“元配”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它不仅是描述婚姻关系的一个词汇,也是理解和探讨*传统伦理和家庭观念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中文的细微差别和文化背景。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配】
(形声。从酉,己声。按:一说不从“己”声,应是“妃”省声。本义:用不同的酒配制而成的颜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吴善述广义校订:“配即《内则》注所谓以清与糟相配也。”-配,酒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