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42:39
“含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某物质内部包含气体。在科学和工程领域,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材料或结构内部的气体含量,例如混凝土中的含气量,或者食品加工中的含气技术(如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
在不同的语境下,“含气”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
“含气”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含”和“气”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包含”和“气体”。在语言的发展中,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物质内部的气体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含气”可能与健康、环境或技术发展相关。例如,在环保意识较强的社会中,含气饮料的生产和消费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含气”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新、活力或是某种微妙的氛围。在情感上,它可能与轻松、愉悦的感觉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含气饮料的选择,或者在建筑工程中关注材料的含气量,这些都是与“含气”相关的实际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含气,绿意盎然,生命的脉搏在每一叶尖跳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含气丰富的云海,或是含气饮料的泡沫。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含气饮料开瓶时的“嘶嘶”声。
在不同语言中,“含气”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基本含义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gas-containing”或“aerated”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含气”这个词汇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描述了物质的状态,也反映了我们对环境和技术发展的关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