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0:46
献书:字面意思是指将书籍献给某人或某个机构,通常带有尊敬或请求支持的意味。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献书也可以指代将作品或知识贡献给社会或特定群体的行为。
献书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将书籍或文献献给君主或贵族的行为,以示忠诚或请求庇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交和学术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献书是一种表达尊敬和感激的方式,尤其在学术和文学领域。它体现了知识传承和社会交往中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献书一词给人以庄重、尊敬和感恩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读书会,我们定期会献书给当地的图书馆,以此来丰富社区的文化资源,并鼓励更多人参与阅读和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献书”: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献书予你,
愿每一页都承载着希望与梦想。
视觉联想:想象一位学者手持一本书,缓缓走向一个庄严的图书馆,将书轻轻放在书架上。 听觉联想:想象在安静的图书馆中,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伴随着学者献书的庄严仪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dicate a book”,虽然字面意义略有不同,但都表达了将作品献给某人或某机构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献书一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它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加深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1.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