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6:30
词汇“献凯”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献”和“凯”。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献凯”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献凯”字面意思是指向君主或上级报告胜利的消息,通常用于古代战争胜利后,将领向君主报告战果的场合。基本含义是报告胜利,传达喜讯。
“献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献”字有奉献、呈献之意,“凯”字则指胜利、凯旋。随着时间的推移,“献凯”逐渐成为一个固定搭配,专门用于描述战争胜利后的报告行为。
在**古代社会,战争胜利是国家大事,将领向君主献凯是一种重要的礼仪,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忠诚与尊重。这种行为也强化了君主的权威和国家的统一。
“献凯”一词给人以胜利、喜悦和荣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英勇的将领和胜利后的欢庆场面,激发人们对英雄主义和忠诚的敬仰。
在现代生活中,“献凯”一词不常使用,但在历史题材的书籍、影视作品中,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一词汇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将“献凯”融入描述胜利的场景,如:“战鼓擂响,旌旗飞扬,英雄献凯,万民欢唱。”
结合古代战场的图片或古代战争题材的电影,可以更好地理解“献凯”的视觉和听觉联想。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或胜利的颂歌,来增强“献凯”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也有类似的报告胜利的行为,但使用的词汇和仪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古罗马的“triumph”(凯旋)也是一种庆祝胜利的仪式。
“献凯”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战争、礼仪和君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内涵和文化的精神。
1.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
2.
【凯】
(会意,从豈,从几。“几”象架子。字本作“豈”(qǐ),也作“愷”。从豆,(wèi)省声。本义: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经传多以愷为之。亦作凱。-豈,还师振旅乐也。 、 《礼记·表记》-凯以强教之。即以豈胜豈乐为训。 、 左思《吴都赋》-汔可休而凯归。 、 《周礼·大司乐》。注:“献功之乐。”-则令奏恺乐。 、 《周礼·大司马》。注:“兵乐曰恺。”-恺乐献于社。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乐也。”-振旅恺以入于晋。 、 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
【组词】
凯入、 凯乐、 凯声、 凯期、 凯还
和乐;欢乐。
【引证】
嵇康《声无哀乐论》。又如:凯泽(和乐,欢乐);凯乐(和乐,欢乐)-故凯乐之情,见于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