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5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5:28
寝丘(qǐn qi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埋葬之地”或“坟墓”。在古代汉语中,它特指埋葬死者的地方,通常是指坟墓所在的小山丘或土堆。
寝丘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象征死亡、哀悼或对逝者的怀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不太常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古文中。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中,寝丘可能被用来指代古代墓葬遗址。
同义词:坟墓、墓地、陵墓 反义词:生地、家园、乐土
寝丘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寝”字原指睡觉的地方,引申为安息之地,“丘”指小山或土堆。随着时间的推移,寝丘逐渐固定为指代坟墓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寝丘**与尊重祖先、重视丧葬仪式有关。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死亡和后事的重视,以及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
寝丘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哀伤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和永恒的安息。在文学创作中,寝丘常被用来营造一种悲凉或怀旧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寝丘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谈论家族历史或参加葬礼时,可能会涉及到这个词汇。例如,在讨论家族墓地的位置时,可能会提到“寝丘”。
在诗歌中,寝丘可以被用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月光下的寝丘,
静谧如你的安眠。
风轻轻吹过,
带去我无尽的思念。
寝丘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荒凉的墓地、孤独的墓碑和风吹过草丛的声音。在视觉上,它可能与古老的墓地照片或电影中的墓场景象相关联。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英语中的“graveyard”或“tomb”,它们都指代埋葬死者的地方,但在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寝丘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描述坟墓的词汇,也是表达对逝者怀念和尊重的象征。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寝】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寢,卧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尚寝。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寝必重褥。 、 清·魏禧《大铁椎传》-既同寝。
【组词】
寝不成寐、 寝不安席、 寝卧、 寝床、 寝息、 寝衾、 寝宿、 寝饭、 寝兴、 寝膳、 寝燕
2.
【丘】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 、 《广雅·释丘》-小陵曰丘。 、 《诗·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 、 、 《书·禹贡》-是降丘宅土。 、 《周礼·大司徒》-北陵坟衍。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性本爱丘山。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苫蔽成丘。
【组词】
荒丘、 丘林、 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