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5:19
词汇“搠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搠”字有刺、插的意思,“立”字则表示竖立、站立。结合起来,“搠立”可能指的是将某物竖直地插入或立起来。
由于“搠立”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使用。在古代文献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词汇,用以描述某种具体的动作或状态。
“搠”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刺、插的含义,而“立”字则一直表示竖立、站立。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搠立”这个词汇,其含义相对固定,没有太大的演变。
在古代,搠立可能用于描述军事、建筑或其他需要竖立物体的场景。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
“搠立”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坚定、稳固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坚不可摧的形象或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使用“搠立”这个词汇。如果需要在特定场合使用,可以用来描述某种需要竖立或稳固的物体或场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搠立”来营造一种坚定、稳固的意象:
山巅之上,旗杆搠立,
风中飘扬,不屈的誓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旗杆或长矛搠立在山巅或战场上的场景,给人一种坚定、稳固的视觉感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或庄严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坚定、稳固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搠立”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竖立或插入的动作。
“搠立”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能够准确地描述某种竖立或插入的动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生僻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搠】
戳,刺。
【引证】
《水浒传》-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
【组词】
搠杀、 搠番
插。
【引证】
《三国演义》-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
2.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