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6:10
凶手:指犯下杀人或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的人。这个词汇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用于描述那些故意伤害他人生命或身体的人。
凶手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凶”字原本指不吉利或灾难,而“手”字指行为的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那些犯下严重罪行的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凶手的形象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在一些社会中,凶手可能被视为恶魔或邪恶的象征,而在其他社会中,可能更注重对其犯罪动机和背景的分析。
凶手这个词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厌恶和愤怒。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暴力、死亡和不安,影响人们对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凶手这个词可能与新闻报道、法律案件或个人经历相关。例如,当社区发生犯罪**时,人们可能会讨论凶手的身份和动机。
在诗歌中,凶手可以被用来象征黑暗和破坏:
夜幕下,凶手的影子悄然潜行, 在寂静的街道上,留下了恐惧的痕迹。
凶手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的街道、警笛声、法庭的审判等视觉和听觉元素。这些联想增强了词汇的情感强度和现实感。
在不同语言中,凶手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情感色彩相似。例如,英语中的“murderer”和西班牙语中的“asesino”都指犯有杀人罪的人。
凶手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特定的犯罪行为,还反映了社会对暴力和犯罪的普遍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