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22
征召: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官方或组织正式召唤或邀请某人加入某个团体、组织或服务,尤其是军事服务。它强调的是一种官方的、正式的召唤行为。
“征召”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征”有征集、征用的意思,“召”则是召唤、召集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主要用于军事和官方语境中,描述官方的召唤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征召通常与军事义务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某些国家,男性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服兵役,这是一种国家对公民的征召。
提到“征召”,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责任、牺牲和国家的需要。它可能唤起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情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个人自由和选择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涉及到志愿服务或社区服务时,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如“被社区征召参与紧急救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当号角响起,青年们被征召,肩负起未来的重担,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onscription”或“draft”,德语中的“Wehrpflicht”,都有类似的含义,即官方的强制征召。
“征召”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方的召唤行为,尤其是在军事领域。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献和官方文件,同时也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准确使用。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召】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引证】
《说文》-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 、 《广雅·释诂二》-召,呼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亦召供奉。
【组词】
召呼、 召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