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4:53
瓦玉集糅(wǎ yù jí róu)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瓦片和玉石混杂在一起。基本含义是指好的和坏的、珍贵的和普通的混在一起,难以区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混杂,好坏不分,或者指人才的良莠不齐。
在文学作品中,瓦玉集糅常用来形容社会现象或人群的复杂性,如在描述一个多元化社会时,可能会说“在这个城市里,瓦玉集糅,各种文化交融”。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招聘时遇到的候选人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同义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反义词:泾渭分明、井然有序
瓦玉集糅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事物分类和辨识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物质层面,也扩展到了社会和人才评价等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玉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而瓦则代表普通和平凡。因此,瓦玉集糅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混沌和难以分辨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复杂的社会现象或混乱的局面。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种无奈或困惑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个杂乱无章的环境或一个多元化的人群时使用这个成语。例如,在描述一个旧书市场时,可以说“这里的书籍瓦玉集糅,既有珍本也有普通读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瓦玉集糅市井间,
古籍新书共一摊。
寻觅珍本如探宝,
平凡之中见非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摆满各种书籍的旧书摊,书籍的封面颜色和样式各异,形成一种视觉上的混杂感。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市场上嘈杂的人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ixed bag”,意指好坏参半的事物集合。这个表达也传达了一种混杂和不可预测的意味。
瓦玉集糅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让我在描述复杂或混杂的事物时有了更精确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理解*文化和社会现象的一个窗口。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表达复杂概念时的力量和美感。
今吾不得已也!虚妄显於真,实诚乱於伪,世人不悟,是非不定,紫失杂厕,瓦玉集糅,以情言之,岂吾心所能忍哉!
1.
【瓦】
用瓦覆盖;铺瓦。
【引证】
《急就篇》-瓦屋梁。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3.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
4.
【糅】
(形声。从米,柔声。本义:杂饭) 同本义。
【引证】
汉·枚乘《七发》-滋味杂陈,肴糅错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