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4:51
词汇“中散”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为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需要首先确定“中散”的具体含义。由于缺乏明确的现代用法,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或古代汉语中寻找线索。
在古代汉语中,“中散”可能指的是“中散大夫”,这是**古代官职名称之一,属于文官系统中的一个职位。中散大夫的职责和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但通常与文学、教育或行政管理相关。
“中散”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具体职责和地位有所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这一词汇已经不再使用,但其历史意义仍然被学者研究。
在古代社会,官职体系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散大夫作为文官体系中的一员,反映了古代的官僚文化和教育体系。
对于现代人来说,“中散”可能引发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以及对古代官僚体系的复杂性和精妙之处的赞叹。
由于“中散”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中散”这一词汇来描绘古代官员的角色和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
结合古代官服的图像或古代宫廷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散”这一词汇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官职体系和相应的词汇,例如欧洲的贵族头衔或官职名称,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中散”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历史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深层次文化的认识。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