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1:04
客途: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旅人在外旅行的路途,尤其是在异乡或不熟悉的地方的旅途。它蕴含了一种漂泊、离乡背井的情感色彩。
“客途”一词源于汉语,由“客”和“途”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中就有“客途”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客途”常常与离乡背井、漂泊无依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客途”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面对未知的挑战,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过一次长途旅行的经历,那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客途”的感觉,虽然充满了新奇和刺激,但也不乏孤独和思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客途”:
客途漫漫,星辰为伴,
心随风起,梦归故园。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raveler's journey”或“wanderer's path”,但它们没有“客途”那种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通过对“客途”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旅行的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我来说,它提醒我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不要忘记家的温暖和归属感。
1.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