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6:13
词汇“发策决科”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概念。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发策决科”字面意思是指制定策略和决定科目的意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决策。
在文学作品中,“发策决科”可能用来形容主角的智慧和决策能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政治学等,可能会用来讨论策略制定和决策过程。
“发策决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近代形成的成语,用以描述策略和决策的过程。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这个成语的使用。
在**文化中,强调智慧和决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发策决科”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有效策略和明智决策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聪明、能干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工作策略或项目管理时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的决策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发策决科显英才,运筹帷幄定乾坤。”
想象一个会议室中,一位领导者正在发策决科,周围的人都在认真聆听,这种场景可以带来一种严肃而专注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strategic planning”和“decision-making”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发策决科”这个成语强调了策略制定和决策的重要性,是我在学*和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的能力。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决策过程。
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者,授子而不憟。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策】
(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引证】
《考工记·舟人》-軓前十尺而策半之。 、 《礼记·曲礼》-则仆执策立于马前。 、 《左传·文公十三年》-绕朝赠之以策。 、 《左传·襄公十七年》-左师为已短策。 、 《汉书·王褒传》-伤吻敝策。 、 《战国策·赵策》-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 、 唐·韩愈《杂说》-执策而临之。 、 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组词】
策辔、 策彗
3.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
4.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