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7:42
指祭祀祖先的祠堂。
1.
【祧】
(形声。从示,兆声。从“示”与祭祀有关。本义:祀远祖、始祖之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祧,祭也。 、 《广雅》-祧,祭先祖也。 、 《周礼》-守祧八人,掌先王先公之庙祧。 、 蔡邕《独断》-文武为祧,四时祭之而已。 、 《礼记》-远庙为祧。
【组词】
祧迁、 祧庙
迁庙。帝王对世数远隔之祖,依制将其神主迁入远祖之庙,故迁移神主也称祧。
【引证】
《新唐书》-已祧之主,不得复入太庙。
2.
【祊】
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
【引证】
《礼记·祀器》-为祊乎外。 、 《礼记·郊特牲》-祊之于东方失之矣。 、 《诗·小雅·楚茨》。傳:“门内也。”按,祭于庙门曰祊,故庙门曰祊-祝祭于祊。
指正祭毕后于次日举行的绎祭。
【引证】
《礼记·礼器》-设祭于堂,为祊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