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8:16
“率土大将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统领全国军队的高级将领。其中,“率土”指的是统领全国的土地,“大将军”则是古代**军队中的最高军衔之一,通常指掌握极大军事权力的将领。
在文学作品中,“率土大将军”常用来形容一个英勇善战、威震四方的军事领袖。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军事题材的对话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古代军事制度和将领的地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率土大将军”强调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军事统领,而“元帅”等词可能更侧重于军衔本身。反义词则代表了军事等级中的底层。
“率土大将军”源自古代**的军事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固定下来,用以指代那些掌握极大军事权力的将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将军的权力和地位也有所变化。
在古代社会,“率土大将军”通常是信任的重臣,掌握着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权力。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对于军事领导者的尊重和期待。
提到“率土大将军”,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英勇、智慧、权威和责任感等正面情感。这个词汇激发了对领导力和军事才能的敬仰。
在历史学*中,我曾深入研究过几位著名的率土大将军,如岳飞、关羽等,他们的故事激励了我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率土大将军,挥剑指苍穹,千军万马中,独显英雄风。”
想象一位身披战甲、手持长剑的率土大将军,站在战场上,背景是激昂的战鼓声和士兵的呐喊声,这样的画面和声音能够强烈地传达出军事领导者的威严和力量。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eneralissimo”(总司令)或“Supreme Commander”(最高指挥官),它们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中也有着类似的地位和意义。
“率土大将军”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军事领导地位,也体现了对领导力和军事才能的尊重。在学历史和语言的过程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社会的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1.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