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8:11
“率土宅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统领国土,安定民心”。其中,“率土”指的是统治或管理国家,“宅心”则是指安定民心或使人心安定。整个成语强调的是统治者通过有效的治理,使国家安定,民心归附。
在文学作品中,“率土宅心”常用来形容君主或领导者的英明治理,如“明君率土宅心,国泰民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政治、历史或社会稳定的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历史学中,这个成语用于分析和评价领导者的治理能力。
同义词“安邦定国”和“治国安民”都强调了国家治理和民心安定的重要性,但“率土宅心”更侧重于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反义词则反映了治理不善或国家动荡的状态。
“率土宅心”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宅心之民,莫非王臣。”这句话原本描述的是周天子的统治范围和臣民的忠诚,后来演变成成语,用以形容君主的统治和民心的安定。
在**传统文化中,君主的职责不仅是管理国家,更重要的是赢得民心,确保社会稳定。因此,“率土宅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即君主应以民为本,通过德治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它提醒我们,领导者的责任重大,需要通过明智和仁慈的治理来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在讨论政治或社会问题时,可能会引用它来强调领导者的责任和治理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明君率土宅心日,万民欢歌太平年。”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殿、朝堂或丰收的田野,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民心的安定。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鼓声或欢庆的乐曲,代表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ule with a just and compassionate heart”,强调的是公正和慈悲的统治。
“率土宅心”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统治者的职责,也体现了对社会稳定和民心安定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深度。
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1.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3.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