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9:45
率土归心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整个国家的土地都归于一个中心”,比喻全国上下都心向一处,团结一致。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国家或集体的统一和团结,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集体在面临重大**或挑战时,全体成员都能够齐心协力,共同面对。
在文学作品中,率土归心 常用来形容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团结,如在描述历史上的重大**或英雄人物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它的概念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传达,如“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国家凝聚力和集体行动的理论。
同义词:
反义词:
率土归心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它的概念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有类似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率土归心 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这与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有关。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强调在面对国家或集体的重大挑战时,全体成员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应对。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结、力量和希望。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致可以克服一切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率土归心 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集体活动中,如团队建设、社区服务等。通过强调团结和协作,可以提高集体的效率和凝聚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山河壮丽,率土归心,
万众一心,共筑梦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全国人民手拉手,共同面对挑战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激昂、节奏明快的歌曲,象征团结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成语或谚语,表达团结一致的概念。
率土归心 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内涵,提高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且殿下收召才杰,意从人望,子惠黎庶,~。 ◎《元史·廉希宪传》
1.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3. 【归】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