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9:44
孤驿:字面意思是指孤独的驿站,通常指的是在偏远或孤立的地方设置的供人休息、换马的驿站。在文学和诗歌中,它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寂寞或旅途的艰辛。
“孤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驿站原本是官方设立的供传递公文和官员休息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孤驿”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和情感色彩。
在**古代,驿站是重要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而“孤驿”则反映了古代旅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艰辛,这种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
“孤驿”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孤独、寂寞和凄凉。它让人联想到荒凉的景象和旅人的无助。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有一次在偏远的山区遇到了一个废弃的驿站,那种孤独和荒凉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孤驿”:
夜幕低垂,星光稀疏,
我在孤驿中,听风听雨。
旅途的孤独,如影随形,
在这寂静的夜里,更显凄凉。
想象一个荒凉的驿站,四周是寂静的夜色,只有风声和偶尔的鸟鸣,这种场景可以通过摄影或绘画来表现。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lonely inn”或“isolated rest stop”来表达类似的意境。
“孤驿”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学色彩的词汇。它让我联想到孤独和旅途的艰辛,也让我在语言表达中更加注重情感的传递。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驿】
(形声。从马,睪(yì)声。本义:古代供传递公文或传送消息用的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驿,置骑也。 、 、 、 《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驿。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使驿谒诸王。 、 《后汉书·张衡传》-后数日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