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5:19
再保险:再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承保的一部分风险责任转移给另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的行为,以分散风险、稳定经营。再保险公司接受这些风险,并为此支付一定的保费。
“再保险”一词源自法语“réassurance”,直接翻译为“再次保证”。在保险行业中,这个词自19世纪中叶开始使用,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在现代社会,再保险是金融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处理自然灾害或***经济危机时。它帮助保险公司和整个经济体系保持稳定。
提到“再保险”,可能会联想到安全、稳定和风险管理。这个词给人一种安全感,因为它涉及到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在个人生活中,虽然不直接使用“再保险”这个词,但理解其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风险,例如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策略来分散风险。
在诗歌中,可以将“再保险”比喻为生活中的安全网: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再保险是那盏不灭的灯, 照亮前行的路, 给予我们无尽的勇气。
在不同语言中,“再保险”通常有类似的表达,如法语的“réassurance”和德语的“Rückversicherung”,都强调了风险再次被保护的概念。
“再保险”是一个专业且重要的词汇,不仅在保险行业中,也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这个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风险管理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在个人层面,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分散风险的意识。
1.
【再】
(会意。小篆:从一,冓(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再,一举而二也。 、 《周礼·司刺》-再刺再宥再赦。 、 《周礼·巾车》-樊缨十有再就。 、 《礼记·玉藻》-酒肉之赐弗再拜。 、 《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过言不再。 、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再战而烧夷陵。 、 《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枪再击。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再则曰老大帝国。
【组词】
再录一堂、 再速、 再二、 再之、 再眠
2.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3.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