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2:10
词汇“[弭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弭首”进行分析:
“弭首”字面意思是指停止或结束头部(的动作或状态),引申为停止、结束某种行为或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战争的结束或冲突的平息。
在文学作品中,“弭首”可能出现在描述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语境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出现,因为它过于文雅和生僻。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在分析古代文献时提及。
“弭”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停止、消除的意思,“首”则指头部。两者结合,形成了“弭首”这个词汇,意指停止头部动作,进而引申为停止一切动作或状态。
在古代**,战争频繁,因此“弭首”这样的词汇常常出现在描述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文学作品中,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弭首”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和平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战争的结束和安宁的到来。
由于“弭首”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写作或讨论古代文学时,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弭首的夜晚,星辰不再闪烁战火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和平景象的画作,没有战争的硝烟,只有宁静的田野和安详的村庄。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和平、结束战争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弭首”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学*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的演变。
1.
【弭】
(形声。从弓,耳声。本义:角弓,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骨饰两头,不缴束,不漆。-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