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8:08
“强弩之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强弩的极限”。这里的“强弩”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强力弓箭,而“极”则表示极限或尽头。整个成语比喻事物达到了极限,无法再进一步。
在文学作品中,“强弩之极”常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状态已经达到了顶点,无法再增强或持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提及。
“强弩之极”源自古代军事用语,最初用于描述弓箭的射程和威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任何事物达到极限的状态。
在**古代,弓箭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因此与弓箭相关的成语往往带有强烈的军事和历史色彩。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力量极限的认识和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疲惫和无力感,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无法再继续的状态。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极限挑战和坚持不懈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项目或计划的极限状态,例如:“这个项目的难度已经到了强弩之极,我们需要重新评估策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强弩之极,青春不再,唯余回忆。”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弓箭手,他们的弓弦紧绷,箭在弦上,准备发射。听觉上,可以想象弓弦拉紧时的吱吱声和箭矢飞出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或“at the breaking point”,都表达了达到极限的意思。
“强弩之极”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军事文化,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对极限状态的描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深度,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2.
【弩】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弩,弓有臂者。 、 《韩非子·难势》-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 、 《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 、 《资治通鉴》-强弩之末。 、 《汉书·李广苏建传》-伏弩射杀。 、 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
【组词】
连弩、 弩门、 万弩齐发;弩力、 弩子、 弩牙、 弩末、 弩栝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