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39:29
悲悯:这个词由“悲”和“悯”两个字组成,“悲”表示悲伤、哀痛,“悯”表示同情、怜悯。结合起来,“悲悯”指的是对他人不幸或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哀伤。
“悲悯”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悲悯”的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深化。
在**文化中,“悲悯”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相联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关怀。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同情心的行为。
“悲悯”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温暖而沉重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同情心的人,同时也提醒我关注社会中的不公和苦难。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有一次在街头看到一位老人无助地坐在路边,我感到一种强烈的悲悯之情,这促使我上前帮助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悲悯”:
在寒冷的街头,
我看见你的身影,
悲悯如潮水般涌来,
温暖了我的心房。
看到“悲悯”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贫困儿童的画作,或是听到一首表达同情和关怀的歌曲。
在英语中,“compassion”一词与“悲悯”相似,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怀。然而,“compassion”更强调行动上的关怀和支持。
“悲悯”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也提醒我要保持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体会到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悯】
(形声。从心,闵(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引证】
白居易《新乐府序》-隋堤柳,悯亡国也。 、 清·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组词】
悯人之凶、 悯念、 悯宥、 悯笑、 悯贫、 悯然
忧愁;烦闷。
【引证】
《孟子》-阨穷而不悯。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曲罢悯然。
【组词】
悯默、 悯悯、 悯愧、 悯叹、 悯时病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