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0:32
“悲怆”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一种深沉、强烈且带有哀伤的情感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令人感到极度悲伤和痛苦的情境或情感体验,这种悲伤往往带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和深刻。
在文学作品中,“悲怆”常被用来形容悲剧性的场景或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深刻的个人经历或历史**时,人们可能会使用它来表达一种超越普通悲伤的情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悲怆”可能被用来分析和讨论复杂的情感状态。
同义词:悲伤、哀伤、沉痛、悲痛
反义词:欢乐、喜悦、愉快、兴奋
“悲怆”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结合了“悲”(悲伤)和“怆”(痛苦),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深沉悲伤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被广泛使用,用以表达更加复杂和深刻的情感状态。
在**文化中,“悲怆”常常与古典文学和诗歌中的悲剧元素相联系,如《红楼梦》中的悲剧情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重大的社会悲剧或个人生活中的重大损失。
“悲怆”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哀伤。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无法挽回的损失和深刻的个人悲剧。这种情感体验往往超越了普通的悲伤,触及到人性的深层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亲人的葬礼上感受到了“悲怆”的情感。那种深沉的悲伤和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词所表达的情感强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悲怆”: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悲怆的泪水滑过脸庞。
回忆如潮,涌向心岸,
逝去的岁月,无法回望。
在视觉上,“悲怆”可能让我联想到黑白电影中的悲伤场景,或是深色调的画面,如暗淡的灰色和深蓝色。在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到低沉的音乐,如悲伤的小提琴曲或钢琴曲。
在英语中,“悲怆”可以对应于“melancholy”或“pathos”,这些词汇也用来描述深沉的悲伤和哀伤。然而,“melancholy”更多地强调忧郁和沉思,而“pathos”则强调情感的感染力和共鸣。
“悲怆”这个词在我对情感和文学的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帮助我更深刻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感状态,也让我在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够更加细腻地捕捉和体验其中的情感深度。通过学*和使用“悲怆”,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表达人类情感方面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怆】
(形声。从心,仓声。本义: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怆,伤也。 、 《广雅》-怆,悲也。 、 《礼记·祭义》-必有悽怆之心。
【组词】
怆慌、 怆惶、 怆恻、 怆怆、 怆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