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23:07
悲戚:指悲伤、哀痛的情绪,通常带有深沉和持续的意味。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痛苦和忧愁,不仅仅是表面的悲伤。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悲戚”常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深沉悲伤,如在古典诗词中描述失去亲人或恋人的痛苦。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悲戚”用得较少,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悲伤”、“难过”等词汇。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更精确地使用“悲戚”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
同义词:悲伤、哀伤、忧愁、悲痛 反义词:欢乐、喜悦、愉快、高兴
细微差别:
“悲戚”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悲”和“戚”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等,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悲戚”常与孝道、忠诚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如在描述对逝去亲人的哀悼时。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正式的表达中,用以传达深层次的情感。
情感反应:使用“悲戚”这个词时,我感受到一种深沉的、难以言说的悲伤,它不仅仅是表面的情感,而是深入骨髓的痛苦。 联想: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对离别和失去的描写,如杜甫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葬礼上听到一位老人用“悲戚”来形容他对逝去伴侣的感受,那种深沉的情感表达让我印象深刻。
诗歌: 悲戚的风,吹过寂静的山谷, 枯叶飘零,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月光如水,映照着孤独的身影, 心中的痛,随夜色深沉。
视觉: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老人独自坐在窗前,窗外是飘落的秋叶,老人的脸上带着深深的悲戚。 听觉:联想到一首悲伤的古典音乐,如肖邦的《夜曲》,旋律中流露出深沉的悲戚。
在英语中,“悲戚”可以对应为“sorrowful”或“mournful”,但这些词汇在表达上可能没有“悲戚”那么深沉和细腻。
“悲戚”这个词在我对汉语情感表达的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注重其情感的深度和细腻性,这有助于我在表达复杂情感时更加准确和深刻。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戚】
(形声。从戉,尗声。戉:(yuè),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引证】
《说文》-戚,戉也。 、 《诗·大雅·公刘》-干戈戚扬。 、 《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 、 《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
【组词】
戚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