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42
启示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得的知识、理解或灵感,通常是指从更高层次或神秘力量中得到的深刻见解。它强调的是一种突然的、非逻辑的领悟,往往伴随着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在文学中,“启示”常用来描述主人公在经历一系列*后得到的深刻领悟,如在《圣经》中,启示指的是上帝对人类的直接启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从这次失败中得到了启示”,意味着从失败中学到了重要的教训。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神学,启示可能指某种超越理性的知识来源。
同义词中,“领悟”强调的是通过思考或体验得到的理解,而“启示”更强调的是一种突然的、非逻辑的领悟。反义词中,“迷惑”和“无知”都表示缺乏理解或知识。
“启示”一词源自拉丁语“revelatio”,意为“揭示”或“展示”。在**语境中,它特别指上帝或神灵对人类的直接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个人经历和科学发现。
在**教文化中,“启示”是一个核心概念,特别是在《圣经》的启示录部分,描述了上帝对末世的预言和揭示。在现代社会,启示也被用来描述个人或集体在面对重大挑战或变革时的深刻领悟。
“启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庄严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光明、真理和智慧。它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探索。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遇到了一位智者,他的话语给了我关于人生选择的启示,让我意识到追求内心真正的渴望比盲目跟随社会期望更为重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启示”:
在星辰的低语中,我听见了启示,
那是宇宙的心跳,是时间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象征着启示的光芒。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悠扬、充满神秘感的乐曲,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作品,来表达启示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启示”的概念有所不同。在东方文化中,如,启示可能与顿悟或开悟相联系,而在西方文化中,它更多与或神秘体验相关。
通过对“启示”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在*和哲学中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都可能是一次深刻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珍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启示”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1.
【启】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启,开也。
2.
【示】
(会意。小篆字形,“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读(qí)。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
显现;表示。
【引证】
《华严经音义》-示,现也。 、 《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 《苍颉篇》-示,现也。 、 《战国策·秦策》-武王示之病。 、 《楚辞·怀沙》-穷不得所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 《三国演义》-斩使以示威。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组词】
示像、 示疾、 示现、 示贬于褒、 示重、 示问、 示俭、 示优、 示惩、 示怀、 示导、 示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