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0:4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0:45:59
“偷安苟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困难或不利的情况下,只求暂时安逸,不顾长远,得过且过。这个词汇强调了一种消极的、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即只关注眼前的舒适,而不考虑未来的后果。
在文学作品中,“偷安苟且”常用来描述那些在逆境中选择逃避、不愿面对现实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思进取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得过且过”更侧重于随波逐流,而“偷安苟且”则强调了在困难面前的逃避态度。反义词则代表了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态度。
“偷安苟且”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消极生活态度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勤劳”和“节俭”,而“偷安苟且”则与这些价值观相悖。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的人。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它让人联想到懒惰、不负责任和短视。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持有这种态度的人的评价。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愿为长远规划付出努力的人。这种态度可能会在团队合作或社会交往中造成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偷安苟且度日长,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偷安苟且与积极进取之间的差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懒散的人躺在床上,无所事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旋律懒散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消极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ing for the moment”或“taking things easy”,但这些表达没有“偷安苟且”所带有的负面评价。
“偷安苟且”这个词汇在描述消极生活态度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观点和情感。
承晏安太平之后,苟且偷安,昧于远图,政令日弛,法度日隳。
正当示之以形势,庶几乎激忠起懦,而三四大帅者,亦不敢怀~之心。
1.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2.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3.
【苟】
(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苟,苟草也。 、 《急就篇》。注“苟,草名也。”-苟贞夫。
随便,轻率。
【引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组词】
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
4.
【且】
用在句末,相当于“啊”。
【引证】
《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