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6:39
“偷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暗自高兴或窃笑。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在别人不注意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地感到快乐或满足。
“偷乐”这个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偷”和“乐”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偷偷地”和“快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常见,但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偷乐”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涉及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享受别人的不幸或错误。然而,在其他情况下,这可能只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反应,不一定带有负面含义。
“偷乐”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种轻微的幸灾乐祸或不诚实的感觉。它可能引发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既有快乐的感觉,又有道德上的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看到朋友在某个小错误中出糗时,忍不住偷乐一下,但我会尽量保持低调,以免伤害到朋友的感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沉默的角落里,我偷乐着,如同夜风中的秘密,轻轻拂过心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角落里偷偷笑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快但低调的音乐,来表达“偷乐”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nicker”或“chuckle to oneself”,这些词汇也传达了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笑的意思。
“偷乐”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1.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2.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