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5:54
潜志: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隐藏的志向或愿望,通常指一个人内心深处不轻易表露的抱负或目标。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不为人知的动力或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潜志”常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其深层的动机和未言明的愿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力资源管理中,它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人的职业发展或动机。
同义词:隐秘的愿望、内心的抱负、潜在的志向 反义词:显志(明显的志向)、公开的愿望
“潜志”由“潜”和“志”两个字组成。“潜”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隐藏、不显露;“志”字则指志向、愿望。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被使用,尤其是在描述个人内心世界时。
在**文化中,个人的潜志往往与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实现相关联。社会鼓励个人发展自己的潜志,但同时也强调在实现个人目标时要考虑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
“潜志”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神秘。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沉默中坚持追求梦想的人,他们的力量和决心往往不为人知,但却异常坚定。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但后来我发现他的潜志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认可,并成功地转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职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潜志”:
在沉默的夜里,星辰诉说着潜志,
它们的光芒,穿越时空的界限,
照亮那些在黑暗中追寻梦想的心。
视觉上,“潜志”让我联想到深邃的夜空和闪烁的星星,象征着那些隐藏的、未被发现的愿望。听觉上,它可能与轻柔的钢琴曲相联系,传达出一种内省和深思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atent ambition”或“hidden aspiration”,它们在表达上与“潜志”相似,都强调了愿望的隐藏性和内在性。
通过对“潜志”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让我反思自己的内在动机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潜】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潜,涉水也。 、 《易·乾龙》-潜龙。 、 《诗·小雅·正月》-潜虽伏矣。 、 曹植《情诗》-游鱼潜绿水。 、 《书·洪范》-沈潜相克。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潜龙腾渊。
【组词】
潜水
2.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