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15
潜心:指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或研究中,通常带有深度思考和专注的意味。
“潜心”一词源于汉语,由“潜”和“心”两个字组成。“潜”原指隐藏、深入,“心”指内心、心思。两者结合,强调内心深处的专注和投入。
在**传统文化中,“潜心”常与修身养性、学问研究等价值观相联系,强调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成就。
“潜心”给人以沉稳、专注的印象,联想到勤奋、坚持和深度的思考。
在学生时代,我曾潜心学*数学,最终在竞赛中获奖,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潜心”带来的成就感。
诗歌: 潜心于夜,星辰为伴, 笔下生花,梦里寻欢。
视觉:想象一个学者在安静的图书馆中,灯光柔和,书籍环绕,他全神贯注地阅读和笔记。 听觉:安静的图书馆中,偶尔传来书页翻动的声音,或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在英语中,“devote oneself”或“immerse oneself”可以表达类似的专注和投入的意思。
“潜心”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专注的状态,还蕴含了对知识和事业的尊重与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潜心”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内涵。
1.
【潜】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潜,涉水也。 、 《易·乾龙》-潜龙。 、 《诗·小雅·正月》-潜虽伏矣。 、 曹植《情诗》-游鱼潜绿水。 、 《书·洪范》-沈潜相克。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潜龙腾渊。
【组词】
潜水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