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30
“千头木奴”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千头”可能指的是数量众多,“木奴”则可能指的是被当作奴隶或劳动力的树木。结合起来,这个词汇可能指的是大量的树木被用作某种资源或劳动力。
由于“千头木奴”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自然资源的丰富或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在口语或非正式场合,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大量的木材或树木。
由于“千头木奴”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某个特定地区或文化中的非正式表达,或者是某个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用法。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千头木奴”可能被用来强调自然资源的保护或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它可能唤起人们对森林砍伐、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森林、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它可能唤起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平衡的担忧。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有限。在特定的环境或讨论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大量的树木或木材资源。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千头木奴”来描绘一个充满生机的森林景象:
千头木奴,绿意盎然, 岁月静好,守护人间。 风吹叶舞,鸟语花香, 自然之歌,永不停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树木繁多,绿意盎然。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自然的声音,如鸟鸣、风声和树叶的沙沙声。
由于“千头木奴”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和含义。
“千头木奴”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展示了词汇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使用的潜力。
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家徒四壁求扬意,树少千头槐木奴。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4.
【奴】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 、 《周礼·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从群奴而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庸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