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3:35
词汇“[乃玉乃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上看,“乃”是一个古汉语中的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或“就是”,而“玉”和“金”分别指玉石和金属,通常用来象征珍贵和高贵。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案例较少。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极为珍贵或高贵的物品或人物。
由于“乃玉乃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某个特定文学作品或古文中创造的表达。
在中华文化中,玉和金都是象征吉祥、富贵和权力的物品。因此,“乃玉乃金”可能在描述与这些价值观相关的物品或人物时使用。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以高贵、珍贵和不可多得的联想,可能会在描述特别重要或特别喜爱的人或物时使用。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可能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古风爱好者圈子中有所应用。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珍贵和高贵,如英语中的“as precious as gold and jade”。
“乃玉乃金”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玉和金的特殊情感和价值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文学表达。
昔人有观象于天,视度于地,察法于人者,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昔人之辞,乃玉乃金。
维册维宝,~。伊谁从之?一人事亲。
1.
【乃】
你,你的。
【引证】
《左传·僖公十二年》-余嘉乃勋。 、 《汉书·高帝纪上》-几败乃公事。 、 《史记·淮南衡山传》-谁谓乃公勇者? 、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
【组词】
乃父、 乃祖、 乃公、 乃兄
他的。
【引证】
曹操《蒿里行》-乃心在咸阳。
【组词】
乃眷、 乃尊、 乃老、 乃堂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3.
【乃】
你,你的。
【引证】
《左传·僖公十二年》-余嘉乃勋。 、 《汉书·高帝纪上》-几败乃公事。 、 《史记·淮南衡山传》-谁谓乃公勇者? 、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
【组词】
乃父、 乃祖、 乃公、 乃兄
他的。
【引证】
曹操《蒿里行》-乃心在咸阳。
【组词】
乃眷、 乃尊、 乃老、 乃堂
4.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