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0:10
反侧自安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在不安的状态下自我安慰或自我调整以达到平静”。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不安的情况时,通过自我调节和安慰来恢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在文学作品中,反侧自安 可能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和心理调适,强调其内心的坚韧和自我修复能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心理学或自我成长的专业领域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
同义词:自我安慰、自我疗愈、自我调适 反义词:自暴自弃、自我折磨、自我否定
反侧自安 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反侧”意味着翻转或改变方向,而“自安”则意味着自我安慰或自我安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在不安状态下的自我调整和安慰。
在现代社会,反侧自安 的概念与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紧密相关。它强调了在面对挑战时,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励的。它让我联想到在困难时刻保持坚强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每个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都需要的。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反侧自安 的概念在我面对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时非常有用。通过自我反思和调整,我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挑战,保持内心的平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词汇: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反侧自安,
心中的灯塔指引我前行,
穿越黑暗,迎接黎明。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暴风雨中,虽然环境恶劣,但他/她通过自我安慰和调整,保持内心的平静。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钢琴曲,来表达这种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安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elf-soothe" 或 "self-comfort",它们都强调了在不安状态下的自我安慰和调整。
反侧自安 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它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通过自我调节和安慰来保持内心的平静。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
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
此皆良百姓受贼耳,若株连者众,何以令反侧子自安乎?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率军围攻邯郸城,攻破邯郸后,杀死守将王郎。在收到的各种文书中,其中有许多与王郎交往密切的官吏上书毁谤的文书数千篇。光武帝很不高兴,就率手下大将将这些文书全部烧掉,并说:“令反侧子自安。”
1.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2. 【侧】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