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4:46
词汇“三腊”在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食物或食材,尤其是在某些地区的传统食品中。然而,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和不普遍性,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三腊”可能指的是某种经过三次腌制或处理的腊肉或腊制品。在某些地区的传统食品制作中,可能会对肉类进行多次腌制以增加风味和保存时间。
由于“三腊”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地方性的食谱书籍或传统食品介绍中会出现。
同义词:腊肉、腊制品 反义词:新鲜肉
由于“三腊”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源于地方性的食品制作传统。
在某些地区,“三腊”可能是一种传统食品,与当地的饮食文化和节日庆典有关。它可能承载着地方特色和历史传承。
对于了解“三腊”的人来说,它可能唤起对家乡味道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它可能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词汇。
由于“三腊”不是一个普遍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能较少。如果有机会品尝到“三腊”,那将是一次独特的味觉体验。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三腊”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传统、家乡或岁月的味道。
由于“三腊”主要与食物相关,可以联想到深色的腊肉、腌制过程中的香气,以及烹饪时的声音。
由于“三腊”不是一个普遍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三腊”作为一个特定且不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使用范围有限。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地方文化和传统食品的认识。在语言表达中,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语境下使用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腊】
(形声。从肉,昔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器》-腊,脯也。 、 《曷·噬》-噬腊肉。 、 《穆天子传》。注:“干鱼。”-鱼腊。 、 《仪礼·有司彻》。注:“腊为庶羞。”-无腊与肤。 、 《晋书·谢安传》-布千匹,腊五百斤。
【组词】
腊肉、 腊人
晒干;制成干肉。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组词】
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