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4: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4:35:29
词汇“怯惜”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怯”和“惜”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怯惜”可能意味着因为胆小或害怕而舍不得或惋惜某事或某物。
由于“怯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内心的恐惧而无法放手或采取行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情感表达中。
由于“怯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怯惜”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因为害怕失败或失去而无法前进的人。这种情感状态在鼓励勇敢和果断的社会中可能被视为负面。
“怯惜”可能让人联想到犹豫不决、内心挣扎的情感。它可能唤起对那些因为害怕而错过机会的人的同情。
由于“怯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它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犹豫不决的时刻。
在诗歌或故事中,“怯惜”可以被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示他们的恐惧和不舍。
结合图片,“怯惜”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面露难色,手中紧握着某物。在音乐中,它可能与缓慢、忧郁的旋律相关联。
由于“怯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然而,类似的情感状态在各种文化中都有表达,只是用词不同。
“怯惜”作为一个组合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一种因为害怕而舍不得的情感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1.
【怯】
(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同本义 怯,多畏也。从犬,去声。杜林说,从心或曰劫省声。——《说文》。
【引证】
《贾子道术》-持节不恐谓之勇,反勇为怯。 、 《孙子·军事》-怯者不得独退。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五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组词】
怯怯乔乔、 怯壳儿、 怯症、 胆怯、 羞怯
2.
【惜】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惜,痛也。 、 《楚辞·惜誓序》-惜者,哀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为陛下惜之。 、 宋·苏洵《六国论》-惜其用武不终。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岁月为可惜。
【组词】
可惜、 痛惜、 惜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