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6:33
封禅 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和政治仪式。字面意思是指帝王在泰山或其他名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 指的是在山顶上祭天,"禅" 指的是在山脚下祭地。这种仪式旨在表达帝王对天地神灵的尊敬,以及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在文学作品中,"封禅" 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帝王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和文化的专业讨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封禅"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见于《尚书》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封禅的形式和意义有所变化,但其核心的**和政治意义一直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封禅被视为帝王与天地沟通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古代人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追求。这种仪式也强化了帝王的权威和国家的统一。
"封禅" 这个词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帝王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它也让人思考古代社会的**和政治结构。
在历史课程中,我学*了关于封禅的知识,这让我对古代的和政治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泰山之巅,封禅之仪,帝王之心,天地之鉴。”
想象一幅画面:帝王身着华服,站在泰山之巅,周围是庄严的仪式和虔诚的臣民。音乐可以是古筝和笛子的合奏,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仪式可能包括印度的王室祭祀或欧洲的加冕典礼,但它们的具体形式和意义各有不同。
"封禅" 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深度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的和政治实践,也体现了人类对神圣和权威的追求。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欣赏**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1.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2.
【禅】
(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禅,祭天也。 、 《风俗通》-正失禅谓壇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