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1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14:43
词汇“仇人”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与某人有深仇大恨的人,通常指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敌意或仇恨的个体或群体。
在文学中,“仇人”常常被用来描绘复杂的情感关系和冲突,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个家族的成员就是彼此的仇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敌对个体。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仇人”可能被用来分析人际关系的负面动态。
同义词:敌手、对手、冤家、死敌 反义词:朋友、盟友、伙伴、知己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强烈程度和具体情境的不同。例如,“冤家”可能带有一定的戏剧性或宿命感,而“死敌”则强调了不可调和的敌意。
“仇人”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仇”字最初指代报复或怨恨,而“人”则是指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有深仇大恨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仇人”常常与家族恩怨、江湖义气等元素联系在一起,如武侠小说中的仇杀情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与个人恩怨或社会冲突相关。
“仇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冲突、敌意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复仇、和解或逃避等主题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经常遇到真正的“仇人”,但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与我们产生严重分歧或冲突的人。例如,在职场中,可能会有同事因为竞争或误解而被视为“仇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仇人”融入到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描绘中:
月光下,仇人的影子拉长,
心中的恨意如潮水般涌动。
和解的曙光何时能照亮,
这纠缠不清的恩怨情长。
视觉上,“仇人”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街角、冷冽的刀光或紧张的对峙场面。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低沉的对话声、激烈的争吵或战斗的喧嚣。
在英语中,“仇人”可以对应为“enemy”或“foe”,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用来指代敌对的人或群体,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仇人”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绘了人际关系中的负面动态,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我们的社会关系和情感体验。
1.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仇,雠也。 、 《尔雅·释诂》-仇,匹也,合也。 、 《诗·周南·无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公侯好仇。 、 《礼记·缁衣》-君子好仇。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