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3:36
哀婉:这个词由“哀”和“婉”两个字组成,“哀”表示悲伤、哀伤,“婉”表示柔和、委婉。结合起来,“哀婉”通常形容一种悲伤而柔和的情感或表达方式,常用来描述文学作品中的悲伤情调或人物的悲伤情感。
“哀婉”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逐渐丰富,但核心的悲伤和柔和的情感表达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哀婉”常与诗词、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对悲伤情感的细腻表达和审美追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情感状态,如在描述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时。
“哀婉”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而柔和的悲伤,联想到的是古典诗词中的哀愁情感,如李清照的词作。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让人感到既悲伤又美丽,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读到一首哀婉的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悲伤情感的细腻表达。这种体验让我在写作时也尝试运用哀婉的表达方式,使我的文字更加富有情感深度。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尝试融入“哀婉”的情感:
月光洒在寂静的湖面,
波光粼粼,哀婉如梦。
心中的思念,随风飘散,
在这无边的夜色中,轻轻诉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湖面的画面,月光下的湖水波光粼粼,透露出一种哀婉的美。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柔和的钢琴曲,旋律中带着淡淡的悲伤,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情感表达可以用“melancholic”或“sad but beautiful”来形容。虽然这些词汇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能传达出悲伤而美丽的情感。
通过对“哀婉”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艺术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也让我在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时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细腻度和情感深度至关重要。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惋】
(形声。从心,宛声。本义:怨恨,叹惜) 同本义。
【引证】
曹操《善哉行》-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中医学术语。内热。
【引证】
《素问》-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