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0:2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0:28:51
“应记”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应该记住或应该记录下来的内容。它通常用于强调某些信息、**或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值得被记住或记录。
“应记”由“应”和“记”两个字组成。“应”字有应该、应当的意思,“记”字有记住、记录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应记”一词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应记之事”等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记”的用法逐渐固定,强调应该记住或记录的内容。
在中华文化中,“应记”常与历史、传统和教育相关联。例如,在教育领域,强调学生应记住重要的知识点;在历史领域,强调应记住重要的历史**和人物。
“应记”一词给人以严肃、庄重的感觉,常与重要、不可忽视的事物相关联。它提醒人们要重视某些信息,不可轻易遗忘。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应记”来提醒自己或他人记住重要的事情。例如,在准备考试时,我会提醒自己应记住重要的公式和概念。
诗歌: 应记那春风拂面, 花开满园的时节。 岁月如歌,应记于心, 永不忘却的美好。
故事: 在古老的村庄里,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有一位智者留下了一本应记之书,书中记载了村庄的历史和智慧。年轻的学者决心找到这本书,以传承这些宝贵的知识。
视觉联想:想象一本古老的书籍,上面写着“应记”二字,周围环绕着精美的图案和符号,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和重要性。
听觉联想:想象一段庄重的音乐,伴随着一个沉稳的声音,缓缓地讲述着“应记”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知识的庄严。
在英语中,“应记”可以对应为“should remember”或“should record”。例如,“This important date should be remembered.” 或 “These data should be recorded.” 在不同文化中,强调记住重要信息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应记”是一个强调重要性和记忆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学和分析“应记”,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使用“应记”来强调重要信息,使其更加生动和有力。
1.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2.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