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2:17
词汇“东播西流”字面意思是指某种事物或信息从东方传播到西方,或者广泛地流传开来。基本含义是指信息、文化、思想等在空间上的广泛传播和流动。
在文学中,“东播西流”常用来形容文化或思想的广泛传播,如古代**的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描述新闻、谣言或流行趋势的迅速传播。在专业领域,如传播学或国际关系学,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分析文化交流和信息流动的模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广泛传播”更侧重于传播的范围,“流传四方”则强调传播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
“东播西流”这个词组可能是现代汉语中新创造的表达,用以形象地描述信息或文化的广泛传播。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其现代用法和含义是相对较新的。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东播西流”可能与全球化、文化交流和技术发展等主题相关。它反映了信息时代背景下,文化和社会现象跨越地理界限的普遍现象。
这个词组可能带有一种积极、开放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交流和连接的可能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组可能用于描述个人经历中的文化交流,如通过旅行或学*外语了解不同文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东播西流的文化风,吹拂着每一片心田,让世界不再遥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不同文化元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不同语言的广播或音乐的全球传播。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英语中的“spread far and wide”或“go global”,都表达了类似的概念。
“东播西流”这个词组在描述信息和文化传播方面非常形象和有效。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生动性,也体现了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复杂的概念。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播】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播,种也。 、 《诗·豳风 ·七月》-其始播百谷。 、 《书·舜典》-播时百谷, 、 《国语·郑语》-周弃能播殖百谷蔬。
【组词】
条播;夏播;播田、 播植、 播谷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